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思想史
History of Social Thoughts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賴曉黎 
課號
Soc3001 
課程識別碼
305 300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8,9,10(15:30~18:20) 
上課地點
社203 
備註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  在西方文藝復興之後,眾多關於人、社會與自然的學科逐漸從神學與哲學中獨立出來。在重新尋找典範的過程中,歷史幾乎是當時新社會科學的最重要選擇。哲學先驗地提供正確行為的標準,而歷史則通過經驗與例證,揭示人如何遵守或忽視標準。依此觀點,思想不再是偉人或聖人的精神創造或嘉言令行,而是在社會歷史條件中產生意義並獲得實現。將思想重新擺回當時的歷史背景,並在當代社會脈絡中重新獲得意義,這就是本課程想要達成的目標。
  自然,在一個學期內能做的總是有限,本學期社會思想史課程內容就從文藝復興以降到黑格爾為止。這是社會學成為獨立學門之前的時期,我們選擇研讀此時期重要思想家的主要著作,一方面未來有助於同學銜接社會學理論,能更清楚掌握古典社會學的基本思想與基本問題的來源;另一方面,嘗試與同學討論我們今天理所當然的諸多概念,事實上有其歷史傳承、挪用乃至扭曲。因而除了文本閱讀外,我們希望同學每週必須針對討論入物、概念主題等額外搜集資料,並於期末繳交與課程相關之研究一份。
 

課程目標
  課程的設計兼顧閱讀與實作面向。(1) 閱讀部分:每週要從文本中做出摘要、關鍵字、概念圖以及學術社群,並回答教師提問。(2) 實作部分:如何利用資訊時代的特點,幫助我們搜尋、篩選資料,之後分析、處理資料,最終完成一篇報告(也就是 search/research 的詮釋學循環[hermeneutic circle])。因此,這門課非常需要你/妳的投入,也會擠壓你/妳的時間,過程中要面對大量資料的搜尋、篩選、處理等諸多問題,希望同學接受挑戰並盡力克服。除了網路基本的Google, Google Scholar外,充分利用本校圖書館的各種電子資料庫,從建構研究對象到清楚明確的提問,最終列出具份量的閱讀書單,並於學期末繳交一份有相當份量的報告。然而,只要你/妳有足夠的耐心,當學期末重新檢視努力一個學期的自己時,這一切都會是值得的。 
課程要求
  修課同學必須分組,每組 4~6 人並推舉組長一人,以小組為單位回答每周提問。選課確定後,組長請務必將全組名單寄給老師(含系級、學號、姓名、 e-mail、網站筆名或暱稱),組長並請留連絡電話。確定修課的同學必須上「CEIBA教學網站」繳交各項作業。除每周提問外,本學期其他文件傳遞、消息通知與作業繳交等,請全部 po 到各小組「學期報告」板上,並請自行備份。相關網路問題,請洽任課教師。
  課程包括三部分:
1. 教師講授:學期大半的課程由教師主要以演講方式進行,內容著重實例討論與概念分析。

2. 文獻討論:每周提問請以小組為單位張貼於「作業」。分為兩部分:
(a) 第一部分為小組必答,是小組評量的依據。小組成員每周必須閱讀並討論文獻,之後回答當周提問。未參加小組討論的同學,請個別張貼自己的閱讀心得。小組分工與出缺席狀況請組長記錄並附於當周作業。未參加小組討論者,三次(含)以上必須與教師面談。
(b) 第二部分為個人選答,是個人作業的依據。每周有若干提問,同學請依個別狀況作答。
* 以上作業請小組統整為一個檔案,並以小組為單位繳交作業,回覆於當周提問之後。這些工作請於「每週四 16:00」前完成,切勿遲交。
** 無故遲交兩次者視同一次未交,退件需與下週作業一起補交。

3. 學期報告:課程進行中,小組可自行決定學期報告主題,範圍限本學期課程內容。學期報告時間為 202212.23小組上台發表學期報告。

* 學期報告必須 survey 中英文文獻,並篩選出參考書目,分為必讀之基本文獻以及延伸閱讀。
** 每週須呈現學期報告的進度,請 po 到「學期報告」版。
*** 小組報告繳交期限: 上課前48小時 。小組完整學期報告最後繳交期限:2022.12.28。
  評分方式:學期報告佔 40%,每週作業佔 50%,個人作業佔 10%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請參考第一周「社會思想史經典參考書目」講義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